大明皇弟

《大明皇弟》

第九十九章荐贪官重操旧业

上一章 简介 下一页
最新网址:m.umixs.info

最终还是焦芳有些不耐烦了,直言不讳的问道:“文昌兄,五峰商行焦某也算是早有耳闻,这家商行在南洋也算是有点实力的商家了,今天才知道这家商行的大掌柜竟然是阁下。只不过在下心中有个疑惑,阁下送过来的名刺上,咋又成了石井县令林俊的师爷呢?”

李文昌别看当年是个纨绔,却也是秀才出身,肚子里还是有点货的。听出焦安语气不善,也不着急,只是笑道:“焦爷,其实在下也不是故意瞒您,这中间的过折也没啥好隐瞒的,您知道,先父下诏狱死后,我们全家被流放到了辽东,全家十四口人,十多年下来,只剩下来五口人,那辽东天寒地冻,其他人不是冻死饿死就是病死了。”

说到这,他沉默了一下,继续自嘲的说道,”嘿嘿,小弟命大,算是挺过来了。弘治十六年齐王开发奴尔干,小弟已经走投无路,干脆用祖传的玉佩收买了屯堡的百户,在这百户的帮助下,小弟带着全家逃出了屯堡,穿过茫茫林海雪原,去投奔特林城……

逃亡的路上可真是艰辛啊!差一点就……哎,天可怜见,所幸最后的关头,我们遇见了齐王手下的骑巡队。总算是捡回了条命。就这样,兄弟就到了奴尔干都司,成了齐王治下的百姓。”

李文昌想起了当年在辽东时的艰苦岁月,眼圈有些发红,端起酒盅一饮而尽,继续说道:“说句实话,小弟到现在还庆幸自己当时的选择。当时特林城刚刚筑城,小弟毕竟是个读书人,因此得到了重用。“说到这,他哂然一笑,”启良兄,要不说咱俩怎么会有缘份呢?本来小弟是因为不适应外东北酷寒的天气,所以才申请移民到了南洋,小弟凭借着在奴尔干当过书吏,还有些人脉,便用积蓄买了艘海军退役的运输船,跑起了香料买卖。这才有了五峰商行。“

正德十六年正月,在海上飘了十几个月的朱载祺终于回到了阔别已久的登莱,回到齐王城,他意外的发现自己的父母都在这里,这让他大喜过望。

在齐王的再三坚持下,拗不过他的正德皇帝终于同意朱厚炜辞去官职回登莱。说实话,这几年他实在太累了,这正德皇帝啥都不管,当起了甩手掌柜,这样下去怎么行?所以他才辞职回封地,而且他也有自己的打算,皇太子也大了,可以挑起一部分担子了。

父母亲都回来了,朱载祺很开心!不过也有让他闹心的事,他现在又多了一个弟弟和一个妹妹,这倒算不上闹心的事。最让他闹心的,是他多了个比自己大不了几岁的小娘,自己得管她叫姨娘。这让他感情上有些接受不了。没错!父亲纳妾了!

男人靠得住,母猪会上树!作为穿越者的齐王曾经信誓旦旦,说要从一而终。没想到啊没想到,朱厚炜这浓眉大眼的家伙也会违背自己的诺言养起了小三,赶起了时髦。他竟然纳妾了,纳妾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焦芳当时年轻气盛,勃然大怒,说:这一定是彭华在背后算计我,我如果当不上学士,就在长安道上把彭华给刺杀了。彭华听后非常害怕,连忙将此信传给大学士万安。万安最终不得不进焦芳为讲学士。不久后,皇帝诏纂《文华大训》,然后在宫中讲授。

因为其书是彭华等人所著,焦芳心中嫉恨,每次进讲,专挑书中的毛病。当时的翰林院崇尚美文,因学士们认为焦芳粗陋无学,个性阴狠,又好背后议论人,因而大家都不愿和他交往。后来,朝中有位大臣尹晏被罢免,其儿子尹龙与焦芳也同时被谪迁到贵阳任职。焦芳知道这是彭华、万安的缘故,因而对这二人怀恨在心。

但在被贬贵阳不久,人们奇怪的发现,焦芳反而官运亨通了,他很快又被任命为霍州知府。然后在几年内一步步升迁,很快升为礼部右侍郎。简直就像开了外挂。说白了,这里面就离不开成化皇帝宠臣李孜省的照拂。而中间牵线搭桥的人正是李宪李文昌,打通关节的人恰恰正是焦安。

说来也巧,留在京城的焦安某一次无意认识了当时还是纨绔子弟的李文昌。焦芳知道李孜省和万贵一样,都是成化皇帝的宠臣,而且相互之间不对付。焦安灵机一动,想尽办法结交李文昌,大肆贿赂李孜省,又利用李孜省与万贵之间的矛盾,巧妙布局,让焦芳假意投靠李孜省,所以才有了焦芳被贬之后,反而连连升迁的怪事。说起来,这焦安还是有两把刷子的。

言归正传,两个人多少年没见面了,时过境迁,虽然不胜唏嘘,但是焦芳和李宪毕竟不如以前那样熟络,况且双方这几十年来的境遇天壤之别,时过境迁,身份和地位都颠倒过来了。酒席开始,双方都还有些拘谨。宾主互相敬酒,尽说些酥酥麻麻的恭维话。一直不进入主题。

拨云见日水滴石穿,久而久之,京城十八大衙门,内府二十四监局,当年几乎没有哪一处关节他不能打通。也就是那一年,他通过皇室专控的宝和店的总管太监蒋宝,认识了李文昌,这才搭上了李孜省。过不多久两人就成了密友,皆因两人情趣相投,都是吃喝嫖赌、声色犬马样样都来的大玩家,加之焦安当年挥金如土用钱大方,两人挖窟窿生蛆臭作一堆,竟好得像连了裤裆不能分开。

如今情况发生了逆转,焦芳成了当今的内阁首辅,可谓是权势滔天。而焦黄中也接任当上了南洋总督,正是志得意满的时候。自己当年那可是刻意奉承这李文昌,花在这小子身上的银子海了去了。如今自己也老了,也该为子孙置办一些家业了。焦安暗忖这才真是瞌睡来了遇枕头,风水轮流转,呵呵,今天到我家!当年你给我吃进去多少,就吐出来吧。

第二天焦芳就赶紧把李文昌领进了总督府。这样等于是既帮了林县令又帮了李文昌,所以焦安是火攻纸马铺,乐得做人情。事后,焦安便半推半就收了两千银元的见面礼。李文昌凭着商人的机敏,断定这个焦安也是个见钱眼开的主儿,因此便想趁热打铁,投其所好,把这层关系拉紧。

因此,后来的日子里,也频频宴请这焦安,两个糟老头子仿佛又回到了当年那”基情”燃烧的岁月。只不过掉了个,这次上赶子巴结的成了李文昌,焦安特么的成了大爷。正可谓:三十年河东,四十年河西。时也,命也!

……

听到李宪这几十年来的遭遇,焦安也是感慨万分,当初两个人的关系还是不错的。焦安之所以被焦芳的看重,跟眼前这人脱不开关系,所以焦安心中还是有些情分在,他主动端起了酒杯相邀道:“文昌兄,历经千辛万苦,终于否极泰来脱离了苦海啊。可喜可贺!来,咱们干了这杯。”

两个人碰了一杯,都是一饮而尽。一口咽下这杯酒,李文昌一边执壶替焦安斟满酒,一边说道:”至于我怎么成了林县令的师爷,呵呵,这说来也巧,你也知道我的五峰商行经常要到爪哇采购香料,林县令也不知从哪里打听到鄙人在奴尔干都司担任过一段时间的书吏,对我挺照顾的……“

放下酒壶,李文昌抹了一把嘴角的酒渍,笑着说道:”这人吧,讲究个礼尚往来!林县令对我的生意挺照顾的,不久前,小弟特意摆了一桌酒宴表达谢意。呵呵,没想到林县令醉了,对兄弟抱怨说自己身体不好,想调回本土,最好能留在京师。我这人吧,也是热心肠,嘿嘿,嘴快了点,当时就拍着胸脯告诉林县令说我认识兄长,还有几分交情。这不,挂了一个师爷的名,前来替他办事了。焦兄,咱们也算是老相识了,这件事啊,还望大哥多多关照!”

揭开了谜底,焦安心中了然。俗话说人怕出名猪怕壮。在他看来,李文昌有了这份庞大家业,其实活得并不轻松。第一是怕人敲榨,所以必须找衙门里头的人作靠山;第二,要想生意越做越红火,也必须有大主顾关照。说穿了,这两点都离不得官府。

这样看来,李文昌主动替林俊跑官,也就不足为奇了,恐怕他最大的目的,还是借此机会巴结上南洋总督焦黄中,自己不正是那个最好的中间人嘛。焦安当初境遇不也是一样,焦芳被贬贵阳后,他留在京城,打理着焦家的产业。实际上花在生意上的心思并不多,大部分时间都用在交朋结友上。

第九十九章荐贪官重操旧业 (第1/3页)

李宪李文昌是何许人也,咋会引得焦安如此惊讶?

李宪李文昌倒不是啥了不起的人物,但是他的父亲李孜省可不简单。李孜省,江西南昌人。以布政司吏待选京职,因贪赃事发,匿不归。学方士术,厚结中官,取悦明宪宗。成化十五年,即1479年,特旨授太常丞,改上林苑监丞。献淫邪方术,渐干预政事。十七年,擢右通政。二十一年,为廷臣、言官所劾,贬归上林监丞,未几再复左通政,益作威福,缙绅进退,多出其口。累官至礼部左侍郎。明孝宗登基后,被打入诏狱后被赐死,全家流放。

这回读者明白了,李孜省是明中期有名的奸佞之臣。李宪李文昌乃是罪官之后,这也没啥。话说这事情都过去三四十年了,焦府管家焦安咋会认识李孜省的儿子,见到此人又怎么会如此吃惊呢?

这件事说来话长,跟焦芳年轻时一次贬官有莫大的关系,焦安是焦芳的书僮,其实也是同族兄弟。总体来说,焦芳的一生可谓少年得志,平步青云,官运亨通。但此人也曾经栽过跟头。成化十七年,还在他当编修时,一次大学士万安和人闲聊,曾说过一句“不学如芳,亦学士乎”。意思是说,像焦芳这样不学无术之人,也想当学士吗?后来此话传到焦芳处。

阅读大明皇弟最新章节 请关注完美小说网(www.umixs.info)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

相关推荐